原文链接:中国经济网http://sc.ce.cn/gdxw/201306/26/t20130626_954551.shtml
中国经济网6月26日乐山讯 以乐山物联网产业园为核心,依托成都边界元科技有限公司、四川研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工业学院的前期工作基础,在物联网集成技术、产业链模式、治理和监管等方面展开试验、验证工作,并建立物联网协同共性试验平台,实现跨行业、跨区域的传感信息开放接入和协同访问,支撑物联网区域规模化集成应用的我国首个“物联网区域规模化集成应用试验区”,6月25日在四川乐山诞生。
物联网产业作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,已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,并纳入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。2013年2月5日,国务院颁布了《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指出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难得的机遇,提出要在2015年前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。
四川省高科技产业化协会于2012年承担了由省经信委下达的《四川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题研究》课题,在省经信委的支持和具体指导下,结合国务院指导意见,针对我国和我省物联网产业普遍存在的高端应用缺乏、集成能力不强等问题,在对我省各地市物联网产业环境、基础条件等进行考察的基础上,与乐山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建立起我国首个“物联网区域规模化集成应用试验区”。该试验区基于国际标准,对不同特性、不同行业的传感器、RFID标签阅读器进行封装,以物联网协同共性试验平台为核心,实现感知层和应用层的解耦,建立开放的物联网多层架构,并带动各类综合、集成化、规模化的物联网应用发展。
据物联网专家、成都工业学院教授沈益民介绍,我国物联网产业正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,集成化、规模化应用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。该“试验区”建成后,不仅能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和乐山市智能化城市的发展进程,而且为我国物联网产业政策的深入研究奠定工作基础:
--突破关键技术,完成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的验证和推广,破解物联网异构互联、应用集成方面的难题,突破制约物联网发展的瓶颈问题,验证和明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,为我国制定物联网产业可持续、规模化发展的政策提供参考。同时,在国内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,引领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发展,为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做出贡献。
--两化深度融合,建设新型的产业化大城市,带动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化、规模化应用,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杠杆作用,促进工业化、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,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、管理创新转变,深入挖掘乐山经济增长潜能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提高综合竞争力,为实现“十二五”经济增长目标做贡献。
--服务模式创新,形成信息资源采集、传输、融合、存储、应用和服务的物联网产业链,促进物联网技术、产品、产业均衡发展,并带动乐山市传感器件制造、通信运营、应用集成和信息增值服务等物联网相关产业在“十二五”末达到100亿元规模。
--政企公众协同,构建和谐智慧社会。通过“试验区”的创立、扩展和推广。促进乐山成为国内首个在感知层、传输层、协同层和应用层均实现互联的城市/区域。“试验区”提供的协同、治理平台为政府、企业和公众构建可信、可靠、可用、可管的物联网,提供政府调控与社会自治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新机制,为和谐智慧社会建设打下重要基础。(中国经济网四川频道通讯员 陈福明)